當前位置: 首頁 >> 科研動態
來源:管理員 時間:2025-01-14
為深入落實《河南省科學院高水平科研項目培育專項行動方案》(豫科院[2024] 217號)文件精神,切實謀劃好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著力提升項目申報的質量層次與立項成功率,1月10日上午,納普生物特邀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羅建泉研究員,舉辦了題為《國家自然基金申請心得體會》的項目申報專題培訓,納普生物負責人王偉博士及全體研發中心科研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研發中心主任魏磊主持。
會上,羅建泉研究員以其豐富的申請經驗和深厚的學術造詣,為與會者深度解析了國自然基金申請的核心策略與撰寫要點。他首先強調了選題的重要性,指出緊扣國家重大科技需求與國際科學前沿是申請成功的關鍵。他建議選題時應注重創新性、前沿性和具體性,避免選題過于寬泛,并鼓勵大家多研究基金委立項項目,從中汲取靈感。在研究內容設計上,他提倡深入機理研究,避免過度涉及技術細節,確保內容層次分明、邏輯嚴密。同時,鼓勵申請者通過詳實數據和預實驗支撐,充分展現項目的創新性與可行性。此外,羅研究員還指出,申請者應深入挖掘和提煉項目的創新特色,明確成果的應用方向和價值。他建議申請者平時要注重研究積累,提前做好準備,多參加學術會議,與同行交流心得,拓寬學術視野,提升自己的學術品味和創新能力。
此次專題培訓會內容豐富、見解深刻、貼近實際,贏得了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和熱烈響應。在互動交流環節,與會人員積極提問,就申報過程中的疑惑與羅研究員進行了深入探討。羅研究員耐心細致地解答問題,線上互動頻繁,學術氛圍濃厚。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為后續的申報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會議最后,納普生物負責人王偉博士對羅研究員的精彩報告表示了衷心感謝。他指出,此次專題培訓不僅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前沿的指導和支持,也為納普生物在國家基金申報方面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他還強調,此類專題培訓會對于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思維和申報熱情具有重要意義。公司將繼續大力舉辦此類活動,為科研團隊提供更多的學習和交流機會,并希望大家能夠充分吸收培訓內容中的精華和要點,將其融入到今后的申報工作中,認真落實專家提出的意見,精心修改申報材料,以扎實的工作和充分的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力爭在2025年度國家基金項目申報中取得突破,為納普生物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為強大的力量。
專家簡介:羅建泉,2010年獲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物化工專業博士學位,2012年獲法國貢比涅技術大學過程工業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12至2014年在丹麥技術大學生物過程工程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12月獲中科院人才引進計劃,任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現任綠色生化過程研究部主任兼支部書記。多年來從事高性能分離膜材料制備及其在生物催化與分離、食品加工、廢水資源化和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在AIChE J.、 Chem. Eng. Sci.、Ind. Eng. Chem. Res.、Chem. Eng. J.、Adv. Funct. Mater.、J. Membr. Sci.等刊物發表SCI收錄論文200余篇(7篇高被引),其中第一/通訊作者論文10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40余項(授權30余項),Google Scholar引用萬余次,Web of Science H-index 54。獲第三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青年進步獎,第十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青年獎,中國膜科技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稱號,湖北省科技進步獎。現任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青委會主任委員、中國膜工業協會醫藥生物用膜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和工程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青委會副秘書長、北京膜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副秘書長、國際水協會膜技術專業委員會中國分會理事、《Results in Engineering》編輯、《Separation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和《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客座編輯、《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Desalination》、《Chinese Chemical Letters》、《膜科學與技術》和《水處理技術》編委。入選全球頂尖前10萬名科學家排名榜和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